《唐山大地震》其实就是一片很有代表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报告文学,作品不仅赞扬了那些积极参与救灾的人员,像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队,在监狱服刑的人等等,作者用了大篇的篇幅在描写他们如何默默的,无私的进行紧张的救援工作,讴歌了人性的美,人性的善良。当让作者在反映正面的同时,也在揭露一些丑陋的现象。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记录:
唐山被无理性的喧嚣声浪推入8月。从$2到$2的一周内,在那片灾难的废墟上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情。中国人民解放军唐山军分区的一份材料披露了如下数字:地震时期,唐山民兵共查获被哄抢的物资计有:粮食670400余斤,衣服67695件,布匹145915尺,手表1149块,干贝5180斤,现金16600元……
材料称,被民兵抓捕的“犯罪分子”共计1800余人。人们也许宁愿忘掉这些丑恶的数字,就像唐山在地震后不曾有过这骚动的一周。和那数不胜数的无私的援助、崇高的克己、诚挚的友情相比,这些数字无疑是一种玷污。但人们又无法忘掉它,因为它是真实的赤裸裸的历史事实!这确实是一段人们很难看到的赤裸裸的历史!
在唐山地震之后,有大批的不法分子乘乱对国家财产进行哄抢,钱刚进行了无情的鞭笞,“越来越多的人用越来越快的脚步在瓦砾上奔跑。都在争先,都唯恐错过了什么。每个人手中越来越大的包裹,对另一些人似乎都是极大的刺激”这反映当时混乱的场面,这也是对现实的无情抨击。
(二).更具客观性,注重信息价值
我们正处在一个改革时代、处在一个急遽变化的信息社会旱,人们最需要信息。现代人对各种信息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强烈。日前我国无论从经济到体制,从农村到城市,都在深化改革,是一个信息密集的时代。人们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往往通过新闻和报告文学。但由于新闻的体制不健全,渠道不畅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或不便用传媒报道,于是报告文学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报告文学本身具有新闻性,它就应责无旁贷地、较为迅速而及时地传播信息。新时期报告文学在日新月异、不断深化的改革热潮中,及时捕捉和反映了时代前进的步伐,迅速描绘了许多在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的事物,新的人物,以及新的困难和希望,机遇和挑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刻地反映了我们时代的变革,给我们以丰富的信息量!新时期报告文学已成为了解我国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信息工具。
80年代中后期的报告文学则明显的展现其新闻性的特性,着重于“报告”,而非之前的“文学”,而客观性的描述和评论则成为其表现作品深刻意蕴的主要手法之一。纵观当时有影响力的报告文学作品,《唐山大地震》,作者往往跳出作品,隐退至幕后,以第三人称的形式,客观的“讲述”事实,通过事实展现当时的实际情况,为读者自己做出理性的判断提供了中立的态度。譬如钱钢的《唐山大地震》,就采用了多重的视角。其第一章《蒙难日“七?二八”》中的“大自然警告过”即是以吴宝刚、周萼夫妇等十余人在大地震之前所亲眼目睹的反常的自然现象为主要内容,客观地陈述了地震到来之前的种种“警告”。而“目击者言”一节更是以九个被采访者的录音整理成文为基础,选取了代表性的李洪义、田玉安、姜殿威等人的目击情况,展现于读者眼前,不同身份人的亲历表述,使得读者多侧面地真切感受到当时的灾难性“震撼”。这样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可以使报告文学作品真正做到“用事实说话”,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体察事件本身,而不仅仅局限于作者的角度,从而让读者有“观点得于自己”的感受,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报告文学的客观性,还体现在报告文学作品中常常会有大量的史料,数据等因素。大量的史料,数据有助于反映事实,思想的表达。例如《唐山大地震》就存在许多的史料和数据,例如各国媒体对地震级数的报道,伤亡人数,据《云南地震考》记载:1925年云南大地震,震后人民发生“闭口风”症,患者一半身体变黑,手足收缩,一两个钟头即死。除了上述数据之外,还有大量的史料。这些史料和数据的存在,极大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也给我们呈现了当年地震发生后的那些可悲可气的故事。
(三)全景式报告文学更具深刻性
全景式报告文学的深刻性是由其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全景式报告文学是对事件或任务的全方面的叙述,这也就增加其深刻性。
80年代中后期,报告文学开始回归“新闻性”,把视野更多地聚焦于“报告”,故而此时的作品更多的以新闻化的客观语言,更加思辨的向读者展现事件和人物本身,较少的再像以前那样运用小说、散文笔法或诗化语言。作品对新闻语言的运用,使得其对现实和历史的叙述更加的客观和准确。作品的语言不仅用于表现人物和事件,而且升华至作者对事件本身的反思,譬如《唐山大地震》第三章第三节开篇说道:“人类在未曾经历灭顶灾难之前,很难想到生存对于生命的涵义,也很少意识到生存本身需要怎样的坚韧与顽强。常常,生命的消失不仅仅在于外在的灾难,而更在于虚弱的人类本身。”这是钱钢对大地震到来之时,人性反应的最深刻的思考,在表现地震毁灭性灾难的同时,提起读者对面对灾难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恐惧情绪的反思。
四.全景式报告文学的优缺点
全景式报告文学又叫宏观报告文学,巨型报告文学,它是~种多视角、多侧面、全方位展示社会生活的报告文学,是一种吸收了多学科的思维理论形式、善于综合地、立体地反映社会现象的广角镜式报告文学。它的定义也就决定了全景式报告文学能够让人们对作品中人物事物的认识会更加的全面,更清晰,避免片面性。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报告文学,往事是采取“一人一事”的形式,塑造了一个个的形象,被成为i“小景观”报告文学。全景式报告文学从新的表达的需要出发,要求作家不仅从文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而且也要从历史,政治,哲学,美学,人类学等等角度,全方位地去看待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现象。《唐山大地震》这篇作品,就是一个规模宏大,全方面描写的作品。首先作品介绍了各国媒体对中国地震的报道,之后是地震前大自然的一些警告,地震发生时的目击者,地震发生后的救援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作者的全方面描写,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唐山大地震。(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