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于:“应运而生”是一回事,怎么发展得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五、言论文章(评论、杂文、时评等等)的社会责任
杂文、评论和新闻、通讯都是生活的反映,但后者是向受众报道事实,而前者则要予人们以思想;杂文和评论常常由新闻事实议论开去,但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作者见解,必须多于、高于、丰富于新闻,要有深层次的思考。
对于写文章、搞宣传的人来讲,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又所谓“书生人情纸半张”,我们手中的武器,就是一支笔,那么,我们就必须锻造和坚持我们的人格操守,强化我们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铁肩担道义,肝胆著文章,为社会和历史的进步,尽我们的一份绵薄。
杂文、评论的社会功能的责任:
企业报刊稿件传道,说理;解惑,释疑;鼎新,革故;扬请,激浊。
——制度、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党风和社会风气还有许多问题。
——新时期的社会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尖锐复杂。
——近年,有一股很不好的风气、思潮(特别在年轻人中间):否定真理,嘲笑高尚,消解精神,糟蹋历史,咒骂祖宗,杀掉名人,鼓吹极端自由,弑父、反秩序情节。“我是流氓我怕谁”,“六门红灯照亮我锦绣前程”,“文坛算个屁”,“什么圈到最后一个花圈,什么坛最后一个祭坛”
六、严谨我们的文字作风。
文章千古事,媒体责任大,不能马马乎乎,此其一;知识的学习、积累与运用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此其二。目前各种媒体太多,浮躁风也大有侵蚀,错误层出不穷,不少人还不以为然,此其三。
举几个例子。1、各个电视台的电视剧字幕出错屡见不鲜。2、中央电视台一套“今日说法”有一个主题歌,
企业报刊的重要性“你有一个说法,我有一个说法”,这不是很可笑吗?好比用“如果”造句:冰糕不如果冻好吃。3、中央电视台十套有个“人物”栏目,很有影响,可英文译文用的是“people”,这就成了“一般的人”而不是“人物”了,起码应当加上一个定语,famous,great,outstanding等等,而且,英文本身也有与“人物”更为接近的单词:figure,personage,等等。4、说到译文,“今日说法”前些年用的是“todaylaw”,当然不准确;后来该为"legalreport",就好了。5、目前媒体上普遍犯的毛病还有:“涉及到”,电视节目、报刊文章中经常用,而严肃的专家、著作中就从来没有那个“到”字,因为“及”就是“到”;“空穴来风”是“有道理”、“有原因”的意思,不是“无中生有”;“七月流火”是天气渐渐转凉的意思(下一句“八月授衣”),不是像“火流”一样的热……
七、用“文章”表达思想,学习一点修辞。
一个人可以不会写诗歌、小说、剧本等“文学”,但不可以不会写记叙、说明、议论等“文章”。现代科技再发达,也改变不了用“文章”表达思想。
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用一则妙语说“入世”故事:“一个大个子和小个子发生矛盾时,大个子最喜欢两个人面对面解决,把小个子拉到阴暗的角落里单挑,狠揍一顿。小个子则希望把冲突拿到人多势众的地方去,希望有人来主持公道,
企业内部报刊稿件请大家来讲点道理。”
他就这样把比较抽象的道理——“中国加入WTO的一个好处是有利于解决贸易摩擦和纠纷”——生动活泼地讲清楚了。
归到“文章学”里,我想这就叫做“比喻”这个修辞手段运用得好。
常用的修辞手段还有:排比、对偶、反问、设问、夸张、讽喻(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道理的一种修辞手段)等等,运用好了,文章就会更有看头、嚼头,有味道。
对偶:一顶顶皇冠落地,一处处火山爆发。(1967年“十月革命50周年”中央两报一刊文章)
引证:某“大款”口吐狂言:“半夜时分我叫狗可能叫不来,可叫某长,百分之百立马赶到!”(1995年8月6日“杨柳青”《就同“大款”交朋友事向领导干部进一言》)
排比: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奉公守法,必须自觉自律,必须清正廉明,必须洁身自重,必须同污浊、腐化相绝缘。(同上)
夸张:你真东西没有,就算挂一个一万米长的条幅,从飞机上挂下来,又何用之有?(1989年3月30日“杨柳青”《大有大的坏处》)
设问:我们的社会方面,我们的行政管理部门,我们的掌权者,可不可以把百姓之事统统看成小事一桩,无足重轻,而不去认真对待、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呢?我看不可以。(1995年8月13日“杨柳青”《论百姓之事》
企业报刊排版)
八、写任何文章都不可以不讲究的事情——标题
现在有一个说法:“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是说现在的人们不用功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问题,那就是说明书的皮(封面)和报纸文章的题目很重要,不可以不讲究。文章不错,标题不好,受众打分必定高不了,甚至因为题目的过于一般化而不去看内文;而有了好标题,文章就好了一半;好文章加上好标题,便如飞龙有了神眼,珠联壁合,好上加好,就是真正的好文章。
好新闻《种树种到联合国》。
《山绿了,眼红了》(“焦点访谈”批评吉林某村承包山地破坏合同)《没电盼电,有电怕电》(批评东北某地电价乱涨)《“小康村”不小康》(批评河北武安农村弄虚作假)
《蓝天碧水间一抹红霞·天上掉下个伏妹妹》(1992年7月2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14岁的伏明霞在巴塞罗那奥运会获高台跳水冠军)
《“车轱辘隆了拿一拿”》(1994年1月7日“杨柳青”)《“尾巴”的根子在“脑袋”》(1997年6月14日“杨柳青”)
《马三立永远“逗你玩”》(2003年2月13日“人民网”)、《斯人今日驾鹤去,从此天堂有笑声》(悼念赵丽蓉)(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