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评论
网易评论(一)
对于保护地下水而言,当务之急是什么?那就是必须严禁向地下排污。
虽然来得有些迟,但总算来了。等啊等,终于等来了关于地下水污染的权威数据。这数据,虽然没有出乎人们的意料,却仍是那样触目惊心——国土资源部20日公布《201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198个地市级行政区4929个监测点,近六成地下水为“差”,金鸿评论其中16.8%的监测点水质呈极差级。
这不是国土部第一次发布“国土资源公报”,公众却是第一次见到较为详尽的关于地下水水质的权威数据。地下水污染至此,公众方知实情,管理部门难言负责难言称职。就在国土部发布公报的次日,还有媒体以《地下水污染数据是笔糊涂账》为题刊发报道,指出“水源安全紧系国人健康,呼唤透明就是呼唤生命”。在此之前,地下水污染事件也屡见报端。
不管国土部公布相关数据,新闻评论是不是在回应媒体和公众越来越强烈的呼吁。敢于直面、敢于公开异常严峻的地下水污染数据,总算是进步。但这个进步,一是来得太迟,二是步子太小。仅凭这些数据,恐怕还不能算是完全摸清了我国地下水的“家底”。就在今年早些时候,国土部曾表示,“力争在2015年完成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这个时间表,也令人失望。
曾有专家表示,制订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前提是摸清我国地下水的“家底”,时事评论包括地下水环境、地下水开采与利用状况、地下水污染状况,等等。这样的观点,并非一点道理也没有。但是,整治地下水污染,却不能再等了,必须跟摸家底齐头并进,决不能迟至一两年后摸清了家底再动手。
打一个比方吧,如果一个酗酒成性的酒鬼,已经肝区肿大疼痛不堪,送进医院。要决定如何治他的病,当然要先对他进行全面检查。但当务之急,是必须立刻戒酒,这是根本不用体检就可以作出的结论。
那么,对于保护地下水而言,当务之急是什么?那就是必须严禁向地下排污。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牵头完成了一项名为《加强地下排放污染物监管保护地下水》的调查。这份调查称,每年或有160亿吨工业废水被企业偷排入地下。马中认为,这很有可能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罪魁祸首。
对于企业向地下排污,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同样是不争的事实。今年早些时候,有网友曝光山东潍坊一些企业将污水排入地下深层,曾引起轩然大波。可是,事件的走向却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势。
21世纪商业评论监管部门的这种态度,或出于惯性,或出于私利,都是对人民、对子孙的不负责任。
地下水有多重要,地下水污染问题有多严重,已经人所共知。现在,是到了马上行动的时候了,整治地下水污染,刻不容缓。
网易评论(二)
从雅安地震进入公众视野的那一刻起,已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加入了捐助的行列。眼下的当务之急仍是抢救生命,而再往后,则是繁重的灾民安置和灾区重建工作,各界的捐助活动也会掀起高潮。
说到地震捐款,不少人或许对汶川地震时期的情形记忆犹新。彼时山河失色,举国同悲,人们都希望能为灾区做点什么,捐款成了表达爱心的最好载体。爱心无从度量,款项则可比较,一些人将捐款的多少作为衡量他人道德水准的标尺,发现谁没捐或者捐得不称自己心意,
管理评论便发起猛烈攻击。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王石身陷“捐款门”事件。汶川地震发生后,万科为灾区捐款200万元,在当时,这笔款项同动辄上千万的捐助相比,确实不算多。此后,王石又作出诸如“万科捐出200万是合适的”、“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的表态,结果成为众矢之的,饱受质疑与批评。迫于舆论压力,王石在灾区为“捐款门”事件公开道歉,万科公司也随即提出捐助1亿元重建灾区的方案。
新浪评论但即便如此,一些人仍然不依不饶。现在回过头再看这件事,再咀嚼一下王石说过的话,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善款是传递爱心的载体,捐多捐少都是心意,就算不慷慨解囊,也不能成为判定道德水准低下的依据。将捐助活动化为道德大棒向他人挥舞,本质上是一种无知和霸道,同善与爱并无太多关系。
而在形形色色的强捐、逼捐和比捐背后,更暗藏着利益和算计。一些单位领导将捐款同政绩挂起钩来,生怕自己单位的捐款总数落于人后,丢了颜面,引得上级不快,因此不惜采用各种方式逼捐。还有些单位同各类慈善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强捐背后隐匿着权钱交易、资源交换等上不得台面的勾当。当捐款同权力和心机缠绕一处,只会变得面目全非。
诚如王石所言,“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量力而行就好,心意尽到了就好。在号召捐款方面,媒体和舆论也不应过度营造一种“比捐”的氛围,让企业和个人在这种“隐性强迫”之下承受不得不捐、不得不多捐的压力。
再过几天,各式各样的捐款活动会密集出现。政府也好,企业也罢,
商业评论应该倡导和宣扬的是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慈善文化,而不是大搞动员式的慈善秀。捐助榜可以有,但不必过分渲染比较,相关单位更不能给员工下达硬性指标,让捐款成为负担。
网易评论(三)
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截至21日下午5点,死亡人数已达186人,受伤人数近7000人。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旧伤未平,川地又再添新伤,每一次伤亡数字的刷新,都会引发强烈的社会痛感。在举国上下将目光与关切再一次投向四川时,生命之间也迅速生成了联系纽带,地震发生后,互联网作为整个社会最为敏感的“神经”传输系统,第一时间将各种相关讯息予以发布、传递,有效集结人群之间的多种反应,包括专业知识提供、捐款平台的建立、接力找人等等。与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相比,这次的社会良性反应无疑借助网络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
时事热点评论且这种反应不再只是纯粹的热血激情,而更多地体现出了专业的一面。
人类总是在试错中前行,面对灾难亦是如此。无论是从信息发布的及时性,还是从援救的专业性,以及官方、民间各个组织在灾难前的表现而言,都存在着不少的校正可能,也因此,虽然全国人民都心系灾情,但以“人本、信任”为根本的社会诉求仍然引发出一些意见和质疑。这些情绪的产生或源于它所针对的对象公信力的坍塌,或因为灾难援救专业性的需要,或因为对部分人消费灾难、过度渲染悲情的天然反感。(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