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西方一些人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不惜血本做“看不见的宣传”。广大官兵要擦亮眼睛,筑牢意识形态“防火墙”,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美国大片。尤为重要的是,要未雨绸缪、思危图强,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环太平洋》:怪兽电影范本
《环太平洋》的故事并不复杂,很多小男孩都能想象到它的剧情走向。就像他们在浴室里拿着一个“变形金刚”冲向“哥斯拉”,也有可能是“高达”火拼“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就这么简单。正因如此,影片几乎满足了人们对怪兽电影的所有要求。
《环太平洋》里的怪兽就是10倍放大版的“哥斯拉”,而机甲战士也不逊于任何一位被人们所熟知的“变形金刚”,不过也略有不同,可能在设定方面也借鉴了1990年的动画电影《新世纪福音战士》。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很聪明地用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演出阵容,以烘托那些对人类造成死亡威胁的怪兽的强大。
总而言之,影片就是人们一直以来所期望的怪兽电影的样子:不计成本的投入,超一流的特效画面,让狡猾的怪兽令人感觉相当真实——观众能够在整个观影过程中都感到有趣,当然也少不了惊喜。此外,影片还得有几个像样的情节,这在此类电影中很能说明一部电影质量的好坏。
不过,这类电影通常会犯一个毛病:影片总让人感到似曾相识,这就意味着其很难取悦所有观众。从这个角度,吉尔莫·德尔·托罗和崔维斯·比彻姆的剧本有很大突破,他们的故事或来自于很多相同类型的前作,但又有不少新鲜元素。首次的“Kaiju”与“贼鸥”对决发生在阿拉斯加海岸一个飓风来袭的午夜,机甲驾驶员罗利·贝克特和他的哥哥杨斯“火拼”一只有着刺鼻以及穿透金属的巨大颌骨的超级怪兽。这里有两个非常有趣的设定:双驾驶员思维同步把战斗中人机互动画面的操作感和冲击力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此外由于“Kaiju”的演变特性,在怪物的攻击后,机甲会对此做出理性的逻辑分析。
然而这是一次失败的战斗,杨斯的死亡与罗利的坠落拉开了影片的序幕,而此时距离电影开场已经过去了18分钟——《环太平洋》的片名这时才出现在大银幕上。哥哥死后,罗利拒绝与人分享他的思想,顽固的态度犹如娱乐圈有名的史蒂文·麦克奎尼。“贼鸥”富有男子气概的指挥官斯塔克·彭特科斯特开导他,应该放下这种执念选定副驾驶人选,以便拯救世界。不过,对电影来说,倔强只是时间问题,最后罗利选择了漂亮的日本候选人MakoMori(菊池凛子饰)。
这里当然也有着驾驶员之间大男子主义的竞争,虽然看起来有点老生常谈,但是罗利与澳洲机甲战士“父子”驾驶员之间的“比拼”非常有趣。不得不说,这是德尔·托罗在密集的动作场景中所使出的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电影技巧——他利用这些有着不同个性的角色避免了影片的单调,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使剧情可以平稳发展,不像很多类似影片动作场面过于臃肿。这种处理显得搭配非常妥当,影片中的战斗场面,画面之间不仅连贯而且充满戏剧性,完全没有那种一味为了完成任务的别扭感。
总之,《环太平洋》是一部真正的好莱坞超级大片。不过,影片到最后也没有交代“Kaiju的起源”,显然这也是“超级大片”的惯用手段——或许,
竞争上岗演讲稿,我们还有机会看到《环太平洋2》。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