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辞赋研究
元代辞赋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学术界多年来将辞赋研究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对先唐赋的研讨上,所以对元赋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深入。本文将元代辞赋作为研究对象,力求运用专题研究的方法对其文献划定、本质特色、赋选赋论、科举考赋、作用地位等方面作深入地剖析,并探求其中的内在规律与深层原因。
元代辞赋研究首先要面对的便是调查和整理文献的问题,但由于统计方式、辞赋概念不统一以及辞赋作品真伪混杂等多方面原因,至今对元赋的具体数量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首先,本文确立了收录元代辞赋的时间范围,即上限为:原金朝管辖区作者以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为限;原南宋管辖区作者以南宋末帝祥兴二年(1279)为限。金元之交的作者,1190年及以后出生的作者,或1260年仍在世者入元。宋元之交的作者,1240年及以后出生的作者,或1300年仍在世者入元。下限为: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业已成年(即1340年以前出生),并有辞赋作品流传于世的作者。另外,按照“以赋从人”的原则,凡已收之赋家,其辞赋作品无论是否写于元代,均一体收录。其次,订立了元代辞赋所包涵的体类。因为辞赋体类所涵盖的范围具有流动性,所以收录辞赋的范围亦应随之变化,不宜过宽过窄:宽则泛滥无规,导致将“辞赋”与其他文体混淆,模糊人们的认识;窄则限制视野,影响我们对一代赋体文学全貌的正确认识。故本文将元代辞赋的收录范围定为:辞、赋、操、歌、“七”体、吊文、问答体和一部分不以“辞”或“赋”名篇而确实为辞赋的作品等等,而去除了颂、诔辞、哀辞、祝辞等类赋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对辞赋体类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界定。最后,本着去伪存真的原则,将本属他朝却由于不同原因混入元代的辞赋作品加以考证剔除。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元代约共有辞赋作家330多人,辞赋作品1162篇,其中以“赋”名篇的作品800篇,以“辞”名篇作品111篇,不以“辞”或“赋”名篇的作品251篇,并制表具体标明其作者、题名、出处等。
元赋发展有其明显的特色。第一个特点是“复归古体”。本文在分析了元代辞赋复古的外部环境基础上,进而探讨了辞赋复古的内在原因。认为元赋复古不仅是受到当时环境影响所导致的赋体发展自我选择,而且与古赋“颂赞”功用符合元代的时代要求相关。元代辞赋可以说是古赋一统,辞赋复古伴随其发展的始终。后人对元人的评论,其褒奖之处也多在能够一改时文之弊而追摹古风。元人辞赋创作高举复古的大旗,使辞赋这种古老的文体向其“母体”回归的过程中保存了赋体的生命基因、提高了品位和格调,并且取得了令后人羡慕的成绩。第二个特点是“祖骚宗汉”。“祖骚”不仅是为了反对宋代末年辞赋创作的“空疏”之风,以“骚人情致”来改变“空谈性理”,而且也是为了向楚骚悲情传统的回归。元人作赋“宗汉”是从“赋体”自救入手反对前代律赋、文赋创作并追求汉赋之美。元人的“祖骚宗汉”并不是完全模拟,而是有所突破,对“骚”去其“讽怨”而留“情”,对“汉”弃其“堆砌”而存“则”。“骚”、“汉”共尊还避免了辞赋创作类型单一化:“骚”冲淡了“汉”堆砌板滞的风格,“汉”扬弃了“骚”神秘诡谲的色彩,二者共尊,扬长避短,相得益彰。第三个特点是“因情立赋”。本文对元代辞赋作品不同时期所抒发的各种主要情感加以概括和总结,并探讨其得失,认为此中一些优秀作品超唐越宋,掩压六朝,在气势上直追汉代大赋,起到了矫正唐律赋、宋文赋情感缺失的作用。
元代赋论集和元赋选集是元代辞赋成就比较突出的两个方面,本文选取《论祝尧(古赋辨体)的赋学思想》、《元赋集(青云梯)及其文化内涵》和《(全元文)“辞赋作品”阙误考述》三个专题作了深入探讨。对祝尧《古赋辨体》的研究是笔者进入元赋论题的起点,最初的想法便是通过对元代辞赋一个点的深入来向纵深发展,作可持续研究。论文从“因情立赋”的赋学标准、“以理辅情”而达到“情理兼胜”、系统辨析“情”、“理”、“辞”的关系、“尊朱祖骚”的辞赋观念、以“六义”来评定辞赋优劣、新的辞赋分类方式等六个方面对祝氏的赋学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青云梯》为元人选录本朝赋家的赋集,编撰此书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元代科举考赋制度而指导试子取法。《青云梯》共抄录了元代辞赋作家102人的111篇赋作,均为考赋或习作,故这本选集对于研究元代辞赋创作与发展、元代科举考赋的特点和内涵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青云梯》考赋表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特点:一是考赋“变律为古”带动向古赋特质的回归;二是辞赋评判标准取法程朱,表现出对理学的张扬。《<全元文)“辞赋作品”阙误考述》源于笔者在校读《全元文》辞赋作品时偶然发现其中的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发现的错误渐渐可以集结成文,故将其错误归类为:收集采录、文体辨别、作家作品、校对勘核、标点符号等五大方面,但求条析指误,以备《全元文》修订、补正时作为参考。
元代科考辞赋及其考赋形式“变律为古”是辞赋史上值得关注的一个点。在此部分论述中,本文首先讨论了元代考赋渊源与停复之沿革,并选取戊戌选试、延佑复科、至元废科、至正再复等四个与辞赋相关并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通过赋考三立一破的曲折发展过程,揭示元代科举考赋制度发展的艰辛,其中“变律为古”便是这曲折过程中的焦点。其次,分条具体论述了元代科考赋“变律为古”的多次论争过程,并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其中政治环境与统治者因素、其他相关阶层利益和力量的牵扯以及科举制度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等是最为主要的几点原因。再次,对元代试赋者的中选、仕宦情况列表分析。最后,对元代历科考赋题目详加考述并分析了赋题与时政的关系,以求从不同角度使读者对元代考赋的情况有更全面、清晰、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