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事件评述。文章主体部分选择人物有价值的主要事件,叙述其事件,注意概述和细节呈现相结合;分析其意义,注意感性抒情和理性挖掘提升其价值相结合。
(3)点题收尾。结尾部分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事件或者现象,进行古今相连,突出名人事件在今天的现实意义,重在理性提升。最后也可以以强烈的抒情收篇。
惠特曼!
许久以来,这个名字实际上是一片新大陆的象征。如博尔赫斯所说:每一位拉丁美洲的诗人,都写有一首献给惠特曼的诗。如惠特曼自称:我的出生地应该是整个美洲。许久以来,我感慨于惠特曼何其幸运,在那一片崭新鲜活的大陆,在19世纪……
然而,事实还有另外一面。幸运是不可以孕育诗人的。每一片新疆土的开发,都是必然带有血腥气的,精神的拓展同样如此,更何况这片疆土,是整整一块难以想象其大的新大陆呢?
在惠特曼以前,所谓美利坚文化精神,不过是穿着燕尾服的英吉利文明的另一块殖民地而已。尽管这片大陆簇新得没有传统,然而,其半空飘浮的空气却奇怪地传统悠久。喝茶,垂钓,屏住气息在客厅里恭维太太小姐,君主制和贵族情绪,教会和装饰品,回忆,厌倦,及至高度精致的规矩和镶了金边的主题……
《草叶集》是在几乎普遍的反感中问世的,惠特曼从一开始就遭遇了铺天盖地的愤怒和鄙夷。人群中只响起唯一的掌声,是爱默生发出来的,然而,在众人的惊愕和侧目之下,那唯一的掌声也迟疑含混了。
惠特曼被推到文化的圈地之外,而又陷于文化的包围和窒困,他孤独地面对自己的伤痛。
年轻的惠特曼忍受不住那种旷世的孤独和寂寞,为了突围,更为了自卫,他似乎是孤注一掷,做了两件事:其一是把爱默生的掌声——那封著名的信,印在了《草叶集》第二版的附录;其二是匿名为自己写书评,为自己鼓掌,一口气写了三篇。这两件事当然为他招来更多的也更长久的唾骂和鄙夷。
当我在20世纪末一个风和雨软的日子,听说了惠特曼这种自吹自擂的行径,实在觉得难过。很长一段时间,我用一个小摆设挡住书架上的《草叶集》,不再瞥一眼他的书脊。直至后来读到了赵萝蕤先生译出的那三篇匿名书评,那为人所不齿了一百多年,却并没有多少人真的去读一读的惠氏文字。
读完这三篇文字,我忽然觉出天空是如许明净,眼前又是恢宏的大海,自由的元素拍击崖岸,发出桀骜不驯的涛声。我没有读出龌龊、虚荣和庸俗。即便在怯懦的时刻,惠特曼也依然是自尊的,绝没有涂脂抹粉、搔首弄姿、虚张声势、哄抬劣货那一套,却是坚守人格的尊严,作最坦率的生命自白。博大和渺小是完全不同的灵魂质地,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是掩饰不住的。比较起文坛上早就司空见惯的雇人吹喇叭、捏着鼻子唱肉麻并廉价的赞歌以制造喧哗和轰动的行径,惠特曼即使在匿名的时刻,也还是那么坦荡和单纯。这三篇文字,只须把内中的“他”改为“我”,甚或一字不改,只须堂堂正正署上惠特曼的名字,就是纯然的阳光海浪,就是与其一生的创作倾向相称的文字。
梭罗在对惠特曼有了略多的了解以后说:“事实终究会证明他是个最不会吹牛的人,他有充分的权利可以自信。”
这的确是惠特曼。
然而,无论如何,匿名是怯懦的,怯懦毕竟是怯懦。
正是草叶的背面,这些不须原谅的毛病,使惠特曼成为一个完整的真正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地域或流派的象征。
这是一篇典型的借人抒情散文,文章思路十分符合方案设计样式。
(1)切题导入。以非常有个性的呼告式开头,非常能吸引读者注意。接着引用博尔赫斯的评价和惠特曼的自称,推出作者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2)事件评述。文章用“然而,事实还有另外一面”引出《草叶集》问世的曲折过程,记述惠特曼为保护自己的作品而经历的坎坷。前半部分作者以一个平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审视惠特曼的行为,甚至表达了一丝鄙夷;而后半部分作者阅读了惠特曼给自己的书写的匿名评论,了解到惠特曼真实坦荡的品格,才毫不吝啬地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这两部分分别从侧面和正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完整的惠特曼。
(3)点题收尾。最后作者用充满敬佩的语言突出了惠特曼的“完整”,
竞聘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