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克的灯光》散文赏析
巴金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1923年他离开生活了十九年的家到南京、上海、法国等地读书,并开始写作生涯。此后,他辗转于上海、广州等地。1941年,他回到阔别十八年的旧家。本文是他在探访故居后写的。故居已数易其主,当时的主人是国民党的一个保安处长。巴金在故居门外思想联翩,故居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思索。
作者通过姐姐的悲剧,以及关在家这个小圈子里而发生的许多悲剧,揭示了封建家庭囚禁了许多年轻有为的心灵,摧残了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从而从理性和感情上彻底否定了这一条“长宜子孙”的道路。作者高兴于自己走上了冲破封建家庭,“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的道路,认为这才是一条光明之路。
作者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作为本文的标题,具有丰富复杂的象征意蕴:它是照路的灯,希望的灯,又是生活悲剧和希望破灭的象征。心灵的灯则是作者对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灯光使文章充满诗意,使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得到生动形象的表现。灯光还成为本文的线索,尤其是爱尔克的灯光,贯穿始终,把不同地点、时间的生活材料有机串联在一起,最后则以心灵的灯作结,体现了作者思想和感情的推进和深化。
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感情浓冽,抒情性强,体现了巴金散文的一贯特色。
相关:
1.简析“长宜子孙”的含义及作家的批判意识。
要点:
“长宜子孙”是中国旧式大家族式家庭的家长经常会有的观念。就是希望自己的家业能够世世代代维持子孙的优越生活,并且让子孙永远保持着发达兴旺的大家族式的生活。巴金就出生在有这样观念的旧式家庭中,他这篇散文对这个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以家族败落的现实证明了优越而封闭的大家庭,常常使过着寄生虫般的子孙变成碌碌无为的败家子。通过批判,作者坚定了要走出“长宜子孙”的禁锢,追求自己的新生的信念。
2.分析文中“灯光”的象征性和抒情氛围。
要点:
全文的核心意象是“灯光”。作者主要写了三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这三种灯光分别象征了昏昏欲睡、了无生气的旧家庭的命运,对被旧家庭葬送而无缘再见的姐姐的思念,和作者追求新的生活、新的理想的心理动力。
整篇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象整体。现实中的姐姐在与爱尔克的姐姐的重叠中,姐弟之情变成了终其一生的守候,变成了绕梁多年,挥之不去的呼唤,变成了一个带着永远遗憾的传说,使这篇散文中的忆旧充满了独具一格的抒情氛围。
3.略说巴金散文的艺术风格。
要点:
(1)巴金散文的抒情性。巴金散文笔带感情,文风热烈酣畅,不饰雕琢,始终浸透着真情实感。在他的散文中,爱与恨、渴望与忧郁、光明与黑暗始终交织在一起,从作者燃烧着的心中流淌出来。
(2)巴金散文属于“人格出风格”。解放前巴金的散文就以真情实感和与读者交流而颇受青年的青睐,“文革”后的《随想录》更以浅白的语言和“有一说一”的坦然而获得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这是与巴金坦白、真诚和勇敢的人格气质交织在一起的返璞归真。
4.分析《爱尔克的灯光》中“长宜子孙”的深刻意蕴。
《爱尔克的灯光》是巴金回到阔别十八年的旧家,探访故居后写的。当时的故居已经数易其主,巴金在故居门外思绪联翩,故居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思索。“长宜子孙”在祖父看来是“周到地为儿孙安排舒适的生活”,“保留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书画”。然而,财富是不能“长宜子孙”的,倘若财富只用在个人的享乐它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品质。“长宜子孙”是用“家”的小圈子囚禁年青人心灵的牢笼,只能摧残年青心灵的发育成长。
作者通过姐姐的悲剧,以及关在家这个小圈子里而发生的许多悲剧,揭示了封建家庭囚禁了许多年轻有为的心灵,摧残了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从而从理性的和感情上彻底否定了这一条“长宜子孙”的道路。作者高兴于自己走上了冲破封建家庭,“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的道路,认为这才是一条光明之路。
5.简析“爱尔克的灯光”所包含的复杂的象征意蕴及其艺术作用。
《爱尔克的灯光》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作为本文的题目,具有丰富复杂的象征意蕴:它是照路的灯希望的灯,又是生活悲剧和希望破灭的象征。在神话传说的哈里希岛上姊姊爱尔克点起的灯光,是给航海的兄弟照路的灯,然而她至死都没有等到兄弟归来,这盏灯本身又是希望和理想幻灭的象征。文中作者在梦中看见的“爱尔克的灯光”又与姊姊的悲惨命运相连,是生活悲剧的象征与写照。
灯光使文章充满诗意,使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得到生动形象的表现。灯光还成为本文的线索,尤其是爱尔克的灯光,贯穿始终,把不同地点、时间的生活材料有机串联在一起,最后则以心灵的灯作结,体现了作者思想和感情的推进和深化。
6.分析《爱尔克的灯光》的艺术特点。
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具有鲜明艺术特点的散文。
第一,结构巧妙。这篇散文写作家阔别旧家十八年后探访旧居时,思绪万千,并对人生道路进行思考。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两条情绪线。
一条情绪线是旧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作者把它作为封建家庭的象征,从这四个字看到了封建家庭的罪恶。作者通过姐姐的悲剧,以及关在家这个圈子中而发生的许多悲剧,揭示了封建家庭囚禁了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从而从理性和感情上彻底否定了这条“长宜子孙”的道路,并高兴于自己走上了冲破封建家庭,“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的道路。
第二条情绪线是各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不同的长河,不同心境下的灯光称为本文的线索,尤其是爱尔克的灯光,贯串作品始终,把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生活材料有机串联起来,最后以心灵的灯作结,体现了作者思想和感情的推进与深化。(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