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的特点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它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杂文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运用形象化的方法,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以比喻、征引、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发深刻的道理。
杂文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杂感、随笔、短评、札记、书信、日记、编后、序跋、演讲等,都可以成为一篇好的杂文。
杂文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杂文通常在三、五百字到一千字左右,几千字的很少。它笔墨不多,言简意赅。ピ游钠幅虽然短小,取材却广泛多样。点滴的感受,片断的思想,鳞爪的观察,大至宇宙,小到微尘,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新闻时事,奇谈趣闻,皆可入文。作者评人、议事、说理、录言、记闻均可。
二、敏锐迅速,泼辣犀利
杂文对生活的反映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正如鲁迅所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且介亭杂文•序言》),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自下而上的血路来的东西。”(《小品文的危机》)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报刊上发表了大量针对社会现实和公众思想而写作的杂文,更使杂文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文体。
三、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杂文常常运用讽刺和幽默的写法。即通过轻松风趣的语言,采用影射、讽喻、双关、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或无情嘲讽中,揭露生活中的假、恶、丑。
应注意的是:一,以歌颂为主的正面说理的杂文,不一定要用讽刺。二,不能滥用讽刺,也不能不看对象乱用讽刺。
四、说理形象,议论生动
杂文评人议事应该形象、生动。它要求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把“理”寓于形象之中,使读者通过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杂文的形象性与小说、戏剧的形象性不同。小说、戏剧的形象性要求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和多方面的人物描写,来塑造完整的形象,而杂文只是对形象作“一鼻一嘴一毛”的勾画,显出生动的“活态”来即可。如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以“落水狗”比喻失败的敌人,以“叭儿狗”比喻专事谄媚的奴才。所以说,杂文是形象与说理、诗与政治的有机结合。
以上这四个特点,使得杂文成为“文艺性的社会论文”。
杂文特征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又有愉悦性,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
第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杂文的形象性,最主要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它虽然写的是“一鼻,一嘴,一毛”,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把它们合起来读,不仅某一形象更加鲜明,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
第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
鉴赏杂文,首先要把握杂文的文体特点,从杂文的特点出发,容易理解、欣赏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去阅读杂文;杂文又是形象地说理的,因此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去阅读杂文。欣赏杂文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选材立意的“大”与“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艺术构思的“虚”(讲道理)和“实”(举实例),以虚统实,以实带虚;行文布局的“开”与“合”,合而能开,开而善合;语言文字的“庄”与“谐”,庄而能谐,庄谐并作。一般来说,鉴赏杂文,要熟悉杂文的时代背景。然而,优秀的杂文,它所概括出来的社会“类型”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读者不熟悉时代背景,也可以把握杂文的实质性内容。
试论杂文语言的艺术特色
现代杂文又具备哪些显著的基本特征呢?总括起来,大概有三点:一是战斗性文体。二是文艺性的政论。三是短小精悍。既然杂文具有上述三点特征,那么杂文语言的艺术特色也必然是其特征外化的产物,因为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语言为媒介来实现对社会生活和活动的审美把握以及表现主体的思想感情,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杂文归属于文学的范畴,至少是边缘文学的范畴,纵然如此、它的语言艺术特色也不同于其他诸如小说、诗歌等传统文学体裁。
一、平民化特色
平民化特色并不体现在口语、方言、俗语、俚语当中,平民化特色是就其杂文的批判功能、教育功能而言的,如果一味地追求辞藻的华美、句式的变换、词语的新造,不但不能给人以审美享受,相反,还不能发挥杂文应有的功能。托尔斯泰主张语言必须质朴自然,反对不必要的标新立异和不合实际的故意造作,而借助平民化语言,精练出平民语言中的“精华部分”,为大多数百姓所接受,这样的杂文才能发挥出正常的社会效应。葛栋玉的《包装英雄与包装历史》,其中有“连杀人如割韭菜的始皇帝都成了‘他为人民谋幸福’的英雄了,老百姓好像还得跟着‘呼儿嘿哟’”;姜桂华的《生命的递减》,其中有“买了假货懒得去理论,反正也买了,又没花几个钱,别怄了气又白搭了工夫”,“呼儿嘿哟”“别怄了气又白搭了工夫”,这些都是平民化语言,贴近生活和普通百姓,容易让人接受,没有那种故弄玄虚、卖弄学问的掉文袋习气,也没有那种哼哼哈哈、钝刀子割肉的半死文风,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说理显而易见,给人以亲切之感。(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