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做研究一样,为了达到目的,撰写科技论文的过程中通常也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同样,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也有不止一种解决办法,每个解决办法都是有利有弊。有时候会为“惟一答案”而拿不定主意(Becker,1986):某句话该怎么写才好?某个插图该怎么画才好?论文的某部分该怎么组织才好?像这些问题通常都有多种解决办法。要做的就是选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接着把论文写下去。如果这个办法有所欠缺,或是日后想起了更好的解决办法,可以在修改论文草稿的时候对相应部分进行更正。
3.4 修订论文
好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好的修订。没有人会有耐心看作者的初稿,也没人在意初稿有多糟糕(不用阅读作者的草稿,这对读者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要做的就是修改论文草稿直至满意为止。首先是自己修改,然后把修改稿给别人看,听取别人的意见后再对论文进行修改。
并不是只有学生或初写论文的人才需要修改论文,成功发表过论文的科技人员也要在投稿前反复修改论文。有人曾经问一位知名的科学家兼编辑,“您修改您的论文吗?”他回答,“如果够幸运,一篇论文只修改10次就行了。”
在修改论文草稿时,试问自己这些问题:
● 草稿包含了所有应该包含的信息吗?是否包含了多余的信息?
● 草稿包含的所有信息都准确吗?
● 草稿中的内容组织合理吗?
● 草稿中的每句话都表达清楚吗?
● 草稿中的观点陈述得简单且直接吗?换句话说,草稿是否简洁明了?
● 草稿中有语法、拼写、标点和用词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吗?
● 草稿符合欲投稿期刊的《作者须知》吗?
本书后面的章节将详述能够帮助回答这些问题的有关信息,比如,第10章到第13章将讲述科技论文中主要部分的组织结构和内容,第30章到第34章将强调如何遣词造句等问题。在着手写作前,应该阅读这些章节;在修改论文草稿的时候,也可以参阅本书。
在尽最大努力修改论文后,可以把修改稿给别人看,请别人提出意见。多年前科学家们建议,“把论文草稿给同实验室的人看,给其他实验室的人看,给妻子看。”现在听起来这个建议就不是那么准确了,而且有些大男子主义;不过这个建议还是颇有道理。如今的作者可以这样处理:把论文草稿给研究领域里的专家看,因为专家可以帮助发现草稿中可能存在的专业错误;再把论文草稿给同属一个大的研究领域的同行看,因为同行可以指出论文中表述不清楚的地方;最后把论文草稿给一个聪明的普通读者(比如一位熟悉人文学科的朋友)看,因为普通读者可以指出对论文内容感兴趣的读者没能发现的问题。
也可以考虑把论文草稿给专业的科技编辑看。一些大学或是研究院聘任了作者编辑(author editor),这些编辑的工作就是帮助科技人员在投稿前修改论文。社会上也有自由职业者身份的作者编辑和独立运作的编辑服务公司。有些大学的论文办公室可以提供自由职业者身份的作者编辑名单。生命科学编辑委员会通过其网站www.bels.org公布了一些编辑名单,这些编辑都已通过生命科学编辑方面的严格测试。如果作者能同作者编辑会面商谈论文的修改问题,这当然是最好;不过,电子邮件和其他现代通讯手段也方便了作者与身处其他城市甚至其他国家的作者编辑进行沟通。
在把论文草稿交给别人看过之后,要好好想想怎样采纳别人的意见。当然,要按照自己认为有用的意见来修改论文。有的意见尽管没说到点子上,但也值得多想一想:即使不同意这条意见,它可能也会帮助你注意到其他的问题。比如,读者误解了论文中的某一个观点,就应该试着把这一点写得更清楚易懂。比较不同读者的意见也很有帮助。如果只有一位读者对论文的某一处有意见,也许可以忽略这个读者的意见;但如果有好几位读者都对论文的某一处有意见,就应该好好考虑读者的意见并对论文进行修改。
要仔细修改论文,但不要永无止境地修改。没有一篇论文是十全十美的。如果论文已经修改得很好了,则应该见好就收。只要按照本章和本书其余章节的建议进行写作,期刊编辑和审稿人都会很乐意收到作者的论文投稿。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