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闻写作中要善于运用语言表述形式
新闻稿件都强调准确与精练,但在长期的新闻创作实践中,人们发现准确的语言并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某一事物的本来面目。然而有时“模糊”的语言却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模糊语言是一种语言概念,同时又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反映了客观事物在外延和内涵上的一种不确定性。在新闻报道中,很多人不太清楚这种不确定性,喜欢把它同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立起来。事实上,新闻报道要求真实、及时地反映现实变动,这使得我们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必须遵守“真实”和“及时”这两个基本原则。但在现实的新闻创作实践中,新闻现象是运动和变化的状态,精准的词语在反映这种变化的状态时显然不及模糊语言贴近事实。如模糊时间、模糊标题、模糊结论、模糊数字、模糊对象、模糊称谓等,有时会给新闻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新闻写作中要善于抓住细节
我们知道,采访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可变性,我们要适时利用一切直接或间接的提问机会获取细节。对广播记者来说,记住选取的细节的录音位里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在活动结束后用最少的时间完成录音素材的搜索、选取、编辑、剪辑、合成和传送。细节不能脱离主题,细节要力争独具慧眼。
广播要发挥自己的特色,比如扬声音之所长,用语气表现出字面所表达不出的更多信息,或记者用个性化语言来讲述细节。细节的描摹必须惜墨,不能让细节抢了主要内容的风头,否则会有失偏颇。还有一点要讲清楚,新闻中的细节必须完全真实,来不得半点合理想象。如果细节中存在虚假,那么整篇文章就失去新闻的生命了。
五、新闻写作要有创新性
新闻写作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新闻写作不仅要讲究时间新、内容新,而且体裁形式也要富有变化。现在有的新闻作品缺乏可读性,关键问题是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框框。必须大力提倡不拘一格,大胆借用散文等其它文学体裁手法写新闻,可以说,这是新闻写作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运用散文式笔法,就是借鉴散文风格和笔法去写新闻报道,使新闻更具散文性,目的是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使读者在感知信息的同时,启发审美情趣。同时,散文式新闻富有人情味,能激发受众情感,打动受众心弦。新闻具有倾向性,散文具有情感性。这种情感是建立在客观公正事实基础之上,更容易为受众所信服、接受。我们从《清明追思》一文中可以看出文题是散文形式,而副题是“首都三千少先队员向女烈士郭榕榕致敬”,才能看出是新闻。文章中仅仅四个字就恰当地突出了主题,抓住了读者的心。新闻写作就是要有创新意识,在关注重事实的基础上,作者有能力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做到写出特色,形成风格。
以上就是有关
新闻订阅的内容请参考。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