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技术的变迁
【内容提要】制度创新是美英德日四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共同特征,亦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制度创新,应以办学模式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投资体制的创新为重点。
【英文摘要】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mass 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Britain,Germany and Japan etc.,and now it becomes the inevitable trend in China.To fulfil the mass higher education,the focus should be put on a series of creations in running models,administrative systems and investment systems.
【关 键 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制度创新higher education/massization/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G64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1)04-0035-05
一、美英德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历程
美英德日四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由于其高等教育传统的不同而各有特色。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国家。20世纪之前,美国高等教育中私立教会大学占主导地位,从哈佛建立到北美独立前的1776年,美国出现的9所学院都是由教会创建的。在1776年到1800年间创办的16所学院也大多如此。19世纪始,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始介入高等教育,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里尔法案》,资助和支持那些直接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赠地学院”。到19世纪末,美国已拥有69所赠地学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国从一个半农业半工业国变成一个工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民众要求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因而促使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学院的出现。到1920年,美国已有社区学院200所,1940年进一步发展到469所[1]。赠地学院、州立大学、社区学院的兴起和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大量增加,规模迅速扩大,从而促使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美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890年的3%上升到1950年的14.3%,到1971年上升为35.3%。
英国是典型的实施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开始较晚,大约发生在1960-1980年之间。十分独特的是,二战前英国几乎没有一所大学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创办的,而且国家也很少为大学提供办学经费。从12-13世纪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创办到其学院数的逐渐增加再到19世纪伦敦大学的建立和城市大学学院的兴起,所依靠的几乎全部是个人或社团的力量,大学及学院的创办人中包括了国王、王后、主教、牧师、出版商、银行家和企业家等各种人物。在20世纪中期之前,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相对缓慢,19岁年龄组的高等教育入学率1902年为1%,1938年也仅上升到2%,二战后增长速度稍微加快,1950年达到5%,1960年达到8%[2]。二战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英国高等教育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英国政府连续发表了几个报告,其中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掀起了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在由精英型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期间,英国政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64年成立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1965年英国高等教育开始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双轨制;60年代诞生了10所新大学,同一期间10所高级技术学院升格为完全的正规大学;1969年又创立了开放大学。这些变化导致英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增长,英国高等教育在1980年前后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960年为8.4%,1970年为14.1%,1980年为19.1%。
德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从精英型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德国高等教育始于14世纪,比英法意等国开始得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到18世纪末全国已有42所大学。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大学最多的国家,它是近代大学理念的发源地,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近代大学模式影响了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英国一样,德国也极为崇尚精英型高等教育制度。但在二战以后,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德国保守的高等教育制度与观念受到了全面批判。为了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从60年代开始,德国高等教育开辟了“第二条教育途径”,创办了一种新型高等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由于这种学校规模小、学制短,所以发展较快,到1975年已达136所,占当时法国高等学校总数266所的一半以上[3];同期德国还创办了远程学院,德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德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960年为7.0%,1970年为13.4%,1980年达到了25.6%[4]。
日本近代高等教育始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并且日本与我国一样具有“学在官府”的传统,在19世纪末,中央政府创办的大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日本高等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但由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则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1918年日本政府公布《大学令》和《高等学校令》。《大学令》中明文规定,除了国家办的国立大学外,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各地方政府可建立地方公立大学,各财团法人也可建立私立大学和院校。自此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共拥有国立大学19所、公立大学2所、私立大学28所、专门学校216所、旧制高等学校33所[5]。二战后,1948年6月文部省发表《新制国立大学实施纲要》,其中规定,把一些符合条件的专门学校、师范学校及旧制高等教育机构调整或升格为新制大学;对尚未达到标准的学校参照美国的社区学院,建成二至三年制的“短期大学”。据1950年3月的统计,第一次被文部省批准注册建校的短期大学共149所,其中公立17所,私立132所,学生总数36000人;到1955年,短期大学发展到264所,其中国立17所、公立43所、私立204所、学生共78000人[6]。可以说,二战后的1955到1965年的10年间,是日本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过渡的10年。在这期间短期大学以及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私立高等学校的学生比重从62.5%增至71.5%。
二、美英德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共同特征:制度创新
所谓制度就是“思想习惯”,是“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是“一个社会的主体成员都赞同的社会行为中带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种规律性具体表现在各种特定的往复的情境之中,并且能够自行实行或由某种外在权威施行之”。制度创新也称制度发展,它是制度变迁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而言是指能够使制度创新者旨在获得追加或额外收益而进行的对现存制度的变革[7]。制度创新是一种组织行为的变化,是组织与其活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也是支配组织行为与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8]。根据制度创新主体的不同,可以把制度创新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的变更、替代或创造,是由个人或群体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9]。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群体或个人,其特点可概括为盈利性和自发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则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这两种制度创新各有优势,在实际的制度创新过程中是一种相互补充而不是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无论是诱致性制度创新还是强制性制度创新,其目的都是获取额外的追加利益,获取一种在已有的制度安排结构中所无法获取的利益。换句话说,制度创新就是用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替代已有的制度或创立一种能获取更好效益的制度。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供有效的激励。(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