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学生的多样性需求,拓展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需求客观上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进行教育资源重组、开发利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才培养模式是服务特定人才培养的方案和蓝图,是各种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是满足学生需求的载体。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制约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决定性作用。要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农学院在1989、1993年分别创建三段培养人才教学模式(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结合教学体制(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的基础上,1993年以来创建了第一课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不同层面分解为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业务知识能力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模块;针对农学专业大学生入学前的综合素质基础,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根据人才标准要求,制定了每一模块应达到的具体培养目标,构建了实现培养目标的六个系统;通过两个课堂(包括以课程学习、实践教学为主体的第一课堂和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六个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两个课堂、三个层面、四个模块、六个系统”,既可充分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指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也能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多种优越的育人资源环境和条件。该模式2001年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了进一步发挥学院研究实力强、研究生培养发展潜力大的资源优势,在全面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近3年来,加大对传统专业改造的力度,确立了“应用型+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人才主要是考研究生,服务于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应用型”人才主要是考公务员或深入学习营销、经营管理等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农业行政管理和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等。这两方面都是目前我国农业需要加强的领域,是农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主渠道。“研究型”人才可以发挥我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本科生的考研率。为了将“应用型+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措施,强化英语、计算机、生物技术类课程比重,并在外语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为三年级以上学生开出了英语教学应用提高阶段的必选课程,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实现了英语教学4年不断线,为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和学习氛围。近3年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0%左右,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由2000年的不足30%,3年上了三个台阶,分别为35%、41%、52%。
(四)建立一支知识结构、业务水平、思想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教师既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开发利用其他教育资源的主体,是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教育资源,对整个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新,具有决定性影响。教师的知识结构、思想素质、人格品质和知识能力水平,不仅对学生人才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整个素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整个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更新起决定性作用。为了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按照“培养、提高、稳定、引进”的原则,不断修订《农学院师资队伍培养规划》,努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相对稳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近3年引进中草药研究方向博士生1名,化学方向硕士生1名,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节水农业研究专家作兼职教授1名,新增教师8名,教师的学缘结构趋于合理。同时成立了中草药研究所、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改善了教师的学科结构。为了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学院还制定了“教师开新课与新开课的规定”,并对开新课的教师进行经费支持,从政策上引导教师自我更新知识,适应传统专业的改造。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善,优化了学院的课程结构,增强了学院服务学校规模扩大的功能。教师开课门数由2000年的20门,增加到目前的40多门,新增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导论、生物信息学、创造学、农业科学研究法、农业高新技术概论、遗传学与人类健康、植物生产学、植物育种学、农产品质量检验、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无公害生产、饲料生产学等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需要的课程。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