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论文:英美高校课程设置特点的借鉴
摘要: 本文探讨了英美高校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及特点:坚持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并重,课程调整中既关注前沿,又重视传统,在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上具有合理的课程安排与教学方式,英美高校课程设置上的这些特点为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国高校比较文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认为,中国比较文学教学应认真研究英美经验,从学科整体出发设计课程,逐步形成相对科学和完善的比较文学课程体系。
学科意义上的比较文学诞生于19 世纪末,其主要标志之一是进入大学课堂。但在比较文学的发展和研究过程中,人们对大学的比较文学教学状况特别是具体的课程设置关注较少,这种忽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应该看到,高等学校的比较文学教学对这一学科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比较文学的专门人才,而且往往显示出比较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对英美几所高校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加以研究,以期对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国高校比较文学教学提供借鉴。在美国,很多学校都设立了比较文学系。早在1899 年,哥伦比亚大学就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比较文学系,哈佛大学于1894 年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1904 年也建立了比较文学系,其他如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洛杉矶分校等高校都有比较文学系的建制。据从互联网上统计,美国目前近40 所大学成立了比较文学系,80 多所大学设有比较文学专业。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认为比较文学发源于法国而勃兴于美国。英国高校也有比较文学系,如牛津大学于1964 年成立了比较文学系,但远不及美国普遍。在英国,比较文学往往是文学系中的一个专业,目前大约有12 所高校设有比较文学专业。尽管英美各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发展不尽平衡,但它们在比较文学课程体系设计上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吸取。
一、坚持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并重英美高校比较文学系(专业) 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课程,有的高达三四十门,除文学理论、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来选修各种课程。在英美比较文学课程设置中,文学研究的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学校明确规定,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文学课程,以保证文学在比较文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就美国大学而言,在新批评的影响下,平行研究进入比较文学,文本被置于重要位置。1936 年, 执教于北卡罗莱纳大学比较文学系的弗里德利希(Werner P. Friederich) 提出了改革比较文学教学与课程的计划在他的推动下“, 现代语言学会”成立了7 个比较文学小组:散文、民间文学、亚瑟王文学、文艺复兴、英法文学关系、英德文学关系、法德文学关系。该校的比较文学课程也按这一思路设置,以现代文学理论为基点,主要研究文类发展、文学时代、文学思潮以及各民族文学的关系。耶鲁大学文学与比较文学系在教学大纲中则明确规定,比较文学应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跨语言、跨民族的文学,文学理论与批评,考察文学、时代、思潮(诸如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之间的影响,不同文学与文学模式的对话等。英国大学的比较文学虽然强调从跨国、跨学科的角度来研究,但始终是与文学和文学理论联系在一起的。
有些学校的哲学与文学系开设了比较文学专业,他们对康德、胡塞尔、德里达等人哲学思想的研究旨在了解其文学理论的影响,而对理论问题的研究则是要将理论课程作为研究文学问题和文学现象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英国比较文学教学主要关注的是文学文类、文学分期、主题等问题。如英国肯特大学欧洲语言与文化学院的比较文学教学大纲,就将文类的发展作为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探讨文学样式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传统中的发展,以及它们为什么无忧论文网会发展成这样。例如,是什么导致古希腊悲剧和17 世纪法国悲剧有如此大的差别? 英国与俄国的历史小说的区别在哪里? 科幻小说是怎样在欧洲发展起来的? 短篇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为什么能一直传下来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文学展开的。20 世纪下半叶,在文学研究领域,一些人文学者包括比较文学学者对纯文学研究表示不满,转向文化研究,并将此举视为参与社会现实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比较文学课程中文化研究的比重加大了。这一变革不仅表现在跨学科研究的深入,而且也表现在研究地域上的扩展。美国比较文学的视野已不限于欧洲,全球其他地方如亚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都纳入它们的视野。(这与美国的全球战略有关,这里我们只是谈对比较文学课程的意义。) 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雷马克执教的印地安那大学就是这一课程改革的先锋。当其他大学还囿于以欧洲文学为中心时,该校比较文学课程就开始关注东西方文学与文化关系,如印巴次大陆研究、犹太人研究等,这些显然具有地理上的开拓性。又如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在以“语言与战争”为题的研讨会上,研究的地区就包括古希腊和罗马、魁北克、尼日利亚、伊斯帕尼奥拉岛、巴尔干岛、英国和以色列。这些都是近几十年来社会和地理政治学的急剧变化对比较文学教学的影响。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使比较文学中的文化研究向着纵深发展,全球化一方面使得一些政治或文化的差异被消解,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界限被混淆;另一方面也使性别压迫、阶级压迫或少数民族压迫的问题更为突出,非西方文学以及西方文化中非经典的、“边缘的”或者是对抗性文化对西方文化形成挑战之势。
在这种情况下,对文化冲突的研究成为英美比较文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出现了一系列跨文化研究课程。下面是哥伦比亚大学有关课程的简略介绍:1、比较文学与社会学概论:叙事与民族;主体意识与身份认同;文学的旅行与放逐;口头的、印刷的、视觉艺术的文化等。2、比较文学和社会学的高级研讨会: (2001 —2002年的主题) 身份、集体、叙事。3、形象社会学:探讨形象的社会功能,即它在殖民与后殖民的背景下对想象中集体与民族的自我与他人的创造,主要从拉美、亚洲、非洲寻找例子。4、超越翻译:非洲双语写作的挑战,即失语与母语的关系。5、美籍非洲人研究:种族志与美籍非洲人团体;黑人知识分子;黑人家庭。6、人类学:国家的出现;愚昧与文明;文本、戏法、表演;男孩和资本主义;人体与机器;人类学与技术;文化的忧虑。以上仅是美国大学比较文学中文化课程的缩影。其实,美国一开始就没有一个纯粹的美国文学与文化,它一方面继承了欧洲文学与文化的传统,同时又吸收了其他众多民族的营养。比较文学教学中的文化研究可视为美国比较文学的必然发展,同时这也是比较文学的跨文化性质决定的。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规定比较文学应突破单一文化背景和单一学科的界限,将文学作为人类交流、对话的一种手段和桥梁,通过文学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由此,比较文学不可避免地走向比较文化,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但是比较文学毕竟是文学研究或文学史的一支,文学是比较文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所在,舍此就不是比较文学,文学应是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出发点和最终指向。在当今人们纷纷转向文化研究,而文学研究充满危机之际,英美大学比较文学课程能坚持按照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开设比较文学课程,坚持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并重,使学生在全球化语境下深入思考和肯定文学的意义,这对我国的比较文学教学不无启示意义。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