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这些问题弄清楚,并有自己的见解,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思考,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学生还要根据所学课程撰写3 至5 篇3000 字左右的小论文或报告,而这些论文将作为学校评价学生的重要参数。由于比较文学课程涉及的范围太广,而从事比较文学教学的人不可能具有百科全书般的知识,为了解决比较文学教学中知识不足的问题,英美高校采取了一些很好的措施,比较文学专业的许多课程可以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专业或研究中心联合教学。例如剑桥大学的比较文学课程中的艺术史、传播研究、欧洲语言与文化研究以及一些后殖民文学与社会学的课程就是和剑桥阐释学与语言分析学中心、剑桥大学历史和哲学系共同承担的。即使是文学方面的课程,也可以由文学系的老师讲授。这样一来就较好地缓解了师资不足和课程覆盖面较窄的问题。
四、对中国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启发中国的比较文学是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和文学交流的大潮中,在欧洲比较文学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早在20 世纪20年代,在华任教的外国人和留学欧美日本的中国学人就开始了有意识的比较文学研究,当时的清华大学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的摇篮。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随着对外开放和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加强,比较文学在中国重新崛起。1981 年北京大学率先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接下来有些大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并招收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1997 年,国家教育部在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合并,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名义归为中国语言文学内的二级学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优势,加强理论和文化诗学的研究。但是突出某一特色并不意味着忽视其他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只是有主次而已。杜克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很突出,但其他方向如影视研究、跨学科与文化理论研究等课程也不逊色。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进一步打开课程设置的思路,在压缩研究生授课时数的前提下,开出多种多样的选修课,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我们看到,在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合并之后,教学资源得到优化重组,但对于不断发展的比较文学教学来说,仍有不少问题。由于师资的不足使中国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开得太少,有些学校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更糟糕的是,这些课程也许与学生的兴趣和他想从事的研究方向没有多大关系。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说严重点是对生命的浪费。) 在这里,英美高校所采用的有些课程由不同院系的老师联合教学的方式值得借鉴,我们同样可以与其他院系合作,请哲学系、社会学系、心理学系、艺术系乃至计算机系的教师为比较文学的学生授课,使学生们既能获得广泛的知识,又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可以真正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课,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同时,这也打开了比较文学发展中的瓶颈限制,使之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比较文学本身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比较文学课程不可能完全固定,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理论的推移而不断调整,这也正是比较文学的活力所在。
中国高校的比较文学,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和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逐步建立相对完整、科学而又有所变化的课程结构体系,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知识结构合理,并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的比较文学专门人才,以推动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和持续发展。这是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的使命。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