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2-06-01 字数4334字 点击: 次
心理学视野中的大学素质教育
[摘要]将素质概念置于心理学背景下进行考察,更多地兼顾受教育者之心理特点。通过对素质结构的分析,明确了实施大学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客观性、主体性、整体性和发展性等心理原则;通过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之特征分析,明晰了大学素质教育课程化、活动化、行为化等有效依赖路径;提出了有效实施大学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从“灌输”式教育向“交流”式教育、从“单一性评价”尺度向“多样化评价”体系、教育者角色从“神圣”到“平实”等一系列教育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心理学;素质;素质教育;大学素质教育
在有关素质教育的既往讨论中,其意义的明确、原则的制定以及方法和途径的选用等等,大多是基于教育学理论分析的结果。教育学家认为,素质教育是实现人全面教育的中介。“素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策略,它可以将诸多方面的素质教育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比较具体的内容,结合社会的实践、学校的实际、个体的实际,把抽象的方针目标具体化,使之具有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可操作性。换言之,教育者应当通过设置素质教育的目标、构建素质教育的课(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程教材体系、完善素质教育的方法、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估制度等环节来落实“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方针的要求。然而,实践中的教育者(包括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对这一中介因素的把握与运作成效并不显著。究其原由,忽视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就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果将素质教育置于心理学背景下进行考察,是否能够拥有另一番景观呢?
一、心理学所理解的素质教育“素质”原本就是心理学名词,心理学对素质的原始或最初的理解通常也称之为“遗传素质”或“天赋”,一般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的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辞海》),这种特点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神经系统尤其是人脑的特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的外延与内涵得以丰富和发展,人们对素质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社会实践证明,对素质的传统理解过于狭隘。作为个体心理特征发展的自然前提或生理基础,其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只为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但它并不代表心理特征本身,更不能决定心理特征的发展方向。因此,人们必须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素质的意义。现代心理学认为,素质是指个体在其禀赋基础上,经由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环境的影响,所获得的基本品质,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教育等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显然,素质意义的现代解读更体现了个体的时代特点,素质甚至被理解为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素质”既然是指一种基本品质结构,那么它就不只是单一的成分或因素,而应当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成分或因素所构成的统一体。心理学界认为,现代素质概念是一个发展性概念,主要是指主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展,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它具有基础性、相对稳定性、结构整合性和发展潜在性的特点。素质一般地被理解为由三个方面的成分组成,即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关于人的研究结论中,就给予了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面的划分。当然,这种区分是相对的。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考察,同一种素质往往可以划归不同的层次。如品德,作为个性的成分,它无疑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但作为社会的要求,它又是社会素质的内容。在个体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各种素质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作用。
总体来说,自然素质是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素质在个体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个体的心理素质则是整个素质结构的核心成分。作为个体遗传、环境影响和教育相互作用在人(主体)内部的积淀,个体的心理素质推动、促进、制约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和优化。’个体的自然遗传素质和身心潜能开发和实现程度,以及社会文化和历史经验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程度,都可以从人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上得到综合反映。
显然,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素质结构成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勿庸置疑,作为个体素质形成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素质和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素质,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可以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自然素质基础,将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后天环境的影响作用发挥到极致,充分塑造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素质。但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结构的核心地位来看,心理学原理与方法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将拥有十分强大的功能。因此,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遵循心理学原则。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lw/xblw/0P2114412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