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1-09-30 字数5555字 点击: 次
金元之际诗僧性英事迹考略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金元之际北方名诗僧性英的生平、艺术成就与交游方面的一些情况。
【关键字】性英 木庵
金元之际,在中国北方佛教界,出现过一位名噪一时的诗僧——性英。元好问称其爲 “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间”,[1]魏初亦盛誉之爲“百年耆旧,一代宗师”。性英在北方文坛,尤其是在诗歌方面的地位,几乎可与当时另两位高僧万松行秀、海云印简在禅宗史上的地位相比肩,只不过由於其传世作品绝少,才没有引起後人的足够重视,笔者在撰写《耶律楚材评传》时,曾注意到性英其人,并在书中对他作过一些介绍。但限於体例与篇幅,许多方面并没有展开敍述。在这里,笔者试图勾沈一些文献材料,对性英的生平及交游等情况作进一步考索。疏漏之处,还请各位同好批评指正。
性英,字粹中,号木庵。有关其生平,目前所见最详尽的莫过於元好问《木庵诗集序》中的敍述
木庵英上人,弱冠作举子,从外家辽东,与高博州仲常游,得其议论爲多,且因仲常得僧服。贞佑初南渡河,居洛西之子盖,时人固以诗僧目之矣。三乡有辛敬之、赵宜之、刘景玄,予亦在焉。三君子皆诗人,上人与相往还,故诗道亦进。出世住宝应,有《山堂夜岑寂》及《梅花》等篇传之京师,闲闲赵公、内相杨公、屏山李公及雷、李、刘、王诸公,相与推激,至以不见顔色爲恨。……
从元好问的介绍,我们知道,在金朝科第风气的熏染下,年轻时代的性英曾一度苦习科举程文,後因迁家辽东,从高仲常游,受其思想影响,才放弃进取功名之心。高仲常,即高宪,仲常爲其字,辽东渤海人,元好问《中州集》卷五有小传,泰和三年(1203)乙科进士,释褐爲博州防御判官。出身官宦世家,祖衍,字穆仲,《金史》卷二八有传,国初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伯父守义,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父守信,以荫补官;叔守礼,宣徽使。高宪爲金代文豪王庭筠(黄华)的外甥,天资颖悟,博学强记,幼学於外家,受舅父的影响很大,诗笔字画俱有乃舅之风,年未三十,已作诗数千。小传虽未明言高宪好佛,但却指出他澹泊名利的倾向,“尝自言於世味澹无所好,唯生死文字间而已。使世有东坡,虽相去万里,亦当往拜之。”此外,《至元辩僞录》卷一(并见《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一,大正藏本)还记载了一则与高宪有关的轶事,从中不难看出他对道教的排斥态度。
辽阳高宪字仲常,游东京白鹤观,见三清像,指其右曰“此何像也。”观主对曰“老君像。”曰“何代人?”曰“周定王时。”又指左曰“此何像也?”主曰“道君像。”曰“此何代人?”主仓惶未答。宪指中尊曰“且饶这元始天尊。”闻者传以爲笑。
性英的青年时代,正值金朝盛世之末,1211年蒙金战争爆发,他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也随之被打断。蒙古大军南下後,战火很快就波及到辽东地区。祟庆元年(元太祖七年,1212)十二月,蒙古大将哲别等率军突袭金东京辽阳府成功,大掠而还。大概就是在这次战乱,高宪死於乱军之中。以後的数年时间,辽东地区虽暂时没有受到蒙古的袭扰,可再也没有平静过。先是耶律留哥起事,与金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发生混战,接着又是蒲鲜万奴叛金自立,与金朝开啓战端。此时在中都即位不久的金帝宣宗,爲了躲避蒙古铁骑,於贞佑二年(元太祖九年,1214)下令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听民南渡”,由此引发了大批难民举家南逃。大概正是在此前後,性英亦随难民一道,辗转南渡黄河,後寓居洛西子盖,於宝应寺落发爲僧。
性英的诗名,开始於他逃难到河南以後。当时,在距宝应寺不远的陕州福昌县三乡镇 (今河南宜阳县三乡镇),聚集了一大批落难的金朝文人。这些人大都年纪较轻,名气不大,属文坛上的新秀。他们经常在一起切蹉诗艺,发表议论,一时间,形成一个颇具规模且相当活跃的诗人群体。其中,元好问在《木庵诗集序》中提到的“辛敬之、赵宜之、刘景玄”,“其人皆天下之选”,爲这批人中的佼佼者。
辛敬之,名愿,号女几野人、溪南诗老,福昌人。博极书史,居女几山下,往来长水、永宁间,“喜作诗,五言尤工,人以爲得少陵句法。”与元好问交往颇深,被引爲“三知己”之一。辛愿诗律颇爲精严,对其诗学成就,元好问有如下评价
南渡以来,诗学爲盛。後生辈一弄笔墨,岸然以风雅自名。高自摽置,转相贩卖,少遭指挝,终死爲敌。一时主文盟者,又皆泛爱多可,坐受愚弄,不爲裁抑,且以激昂张大之语从曳之。至比爲曹、刘、沈、谢者,肩摩而踵接,李、杜而下,不论也。敬之业专而心通,敢以是非白黑自任。每读刘(刘汝翼~引者注,下同)、赵(赵秉文)、雷(雷渊)、李(李献能)、张(张仲经)、杜(杜仁杰)、王、麻(麻革)诸人之诗,必爲之探源委,发凡例,解络脉,审音节,辨清浊,权轻重。片善不掩,微纇必指。如老吏断狱,文峻网密,丝毫不相贷。如衲僧得正法眼,征诘开示,几於截断衆流。[10]
赵宜之,名元,一字宜禄,号愚轩居士,忻州定襄人。自幼即博通书传,作诗有规矩。 失明後,万虑一归於诗,诗益工。泰和後已有诗名,李纯甫至称许其诗“落笔突兀无黄初”。南渡後,受到赵秉文、雷渊等衆多士人推重,元好问亦非常称许其诗,认爲“若其五言平淡处,他人未易造也”。传世诗作《早发宝应龙门道中有感》、《宿少林寺》等或即与性英有关。[11]
刘景玄(1186~1223年),名昂霄,别字季房,陵川人。对其爲学,元好问评价曰
大率景玄之学,无所不窥。六经百氏外,世谱、官制与兵家所以成败者爲最详。爲人细瘦,似不能胜衣。好横策危坐,掉头吟讽,幅巾奋袖,谈辞如云,四座耸听,噤不得语。故评者谓承平以来,王汤臣论人物,李之纯玄谈,号称独步,景玄则兼衆人之所独,愈叩而愈无穷,不知去古谈士马远近,余子不论也。[12]
作爲诗人群体中的一分子,性英与上述三人交往频繁,无疑受到他们诗歌理论与创作风格的极大影响,由此,诗歌技艺进步很快,并开始在诗坛崭露头角。他的诗作《山堂夜岑寂》、《梅花》在传入汴京後,受到了在朝文坛主盟者的高度重视。元好问序中提到的“闲闲赵公”即赵秉文,“内相杨公”即杨云翼,“屏山李公”即李纯甫,三人均爲金末文坛领袖人物,其中,杨云翼与赵秉文同掌文柄,时号“杨赵”。[13]“雷、李、刘、王诸公”当指雷渊、李献能、刘汝翼、王若虚等诸人,他们在当时也是文人群体中的佼佼者。这些人的交口称誉,使性英名声鹊起,在金末文坛树立起自己的稳固地位。元奸问序在谈到性英於宝应寺出家後,又提到他之後的行踪爲“住龙门、嵩少二十年”。《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二八(台湾石刻史料新编本)收有李纯甫兴定四年(1220)所撰《重修面壁庵记》,该碑立於兴定六年,其後有“洒扫宝应寺性英书”的字样,可见当时性英仍在实应寺爲僧。由於实应寺就在龙门山,元好问所说龙门即应指宝应寺而言。至於性英何时由龙门宝应寺到嵩山少林寺,我们还不是很清楚。元好问曾受性英之邀作《少林药局记》,文中转述性英的话说“兴定末,东林隆住少林”,又云“少林之有药局,自东林隆始。局事之备,迨余三年矣。”[14]东林隆即东林志隆,爲万松行秀弟子,元好问称其在行秀诸弟子中“高出十百辈”,[15]可见亦爲一有道高僧。前面提到的《重修面壁庵记》与该书同卷所收李纯甫《新修雪庭西舍记》,碑文後均有志隆的题名,前者爲“少林禅寺住持传法嗣祖沙门志隆”,後者爲“住持传法嗣祖沙门志隆”,立碑时间均爲兴定六年(1222)。性英很有可能就是接替志隆担任的少林寺住持,而其接替时间,当在元光(1222~1223),甚或在正大元年(1224)以後。(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gwcl/sjcl/0G51254R016.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