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1-08-09 字数4479字 点击: 次
(五)积累了民政事业单位建设的特色经验。58年来,各级民政事业单位勇于开拓进取,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对今后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是适应国家需要,紧随时代步伐,是民政事业单位发展的生命源泉。全国民政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建设不同时期的需要,业务有增有减,功能有进有退,职责有分有合,在继承中发展、在困难中探索、在改革中前进,在调整完善中发展壮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只有服从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及人民的需要,民政事业单位才能与时俱进,不断焕发生机、增强活力,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是树立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是民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根本宗旨。尽管民政事业单位不同时期的职责任务有所不同,但始终贯穿的一条红线就是为民解困、为民服务,这是民政事业单位存在的根本出发点。离开了这个出发点,民政事业单位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民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为民”职责,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只有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民政事业单位才能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得到社会的支持,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三是突出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是民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基本准则。作为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民政事业单位履行的是政府公共服务的特殊职责,必须坚持公益属性,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离开这一点,就不能保证其健康发展。同时,又必须兼顾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事业单位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服务实力。离开了这一点,就难以生存和发展,也会影响社会效益的发挥。只有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民政事业单位才能面向社会、适应市场,提高服务效能,保证健康发展。四是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是民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民政事业发展的生命。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必须坚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用改革来解决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适时调整完善有关政策,注重制度创新,形成长效机制。只有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才能适应形势,克服困难,不断激发活力,增强自身的发展动力。五是加强软件建设、硬件建设,是民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有效措施。基础服务设施、服务条件等硬件建设是民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人才队伍、服务管理等软件建设是民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保证。软硬件建设是履行为民解困、为民服务职责的基本依托,也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基本抓手。只有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健全队伍、规范管理,才能改善民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条件,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能力,才能做大做强民政事业单位。 同志们,在民政事业单位58年的发展历程中,广大干部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克服困难、乐于奉献,团结拼博、开拓进取,为最可爱的人、最困难的人和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从事的是阳光下崇高而光荣的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军队建设和社会稳定,对于服务人民、造福社会,保障“三个群体”的基本权益,对于移风易俗、改造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对于履行政府委托职能、加强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做出了历史性的特殊贡献。在此,我代表民政部党组向多年来辛勤工作在民政事业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二、抓住机遇,切实加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民政事业单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民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全面分析新形势、善于抓住新机遇,勇于迎接新挑战、正确把握新任务,切实把民政事业单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切实保障民生、着力改善民生,对民政事业单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重视民生、解决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宗旨的直接体现,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所在。民政事业单位是解决部分人和部分民生问题的重要依托。一方面,民政事业单位要在为“三个群体”服务上发挥更大作用。目前,我国尚有4000多万优抚安置对象(重点优抚对象600多万),约有5000多万城乡低保对象,有1.44亿老年人(570万农村“五保”老人和相当数量的城市“三无”老人),8200万残疾人和57万孤儿,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由福利院、光荣院、优抚医院等单位直接为其提供生活服务。只有进一步加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才能切实保障好“三个群体”基本权益,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民政事业单位也必须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福利服务需求。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高龄老人比例不断提高,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对发展老年福利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1.44亿老年人口中,约有3200万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照料护理服务,而目前全国各类养老事业单位只有3.9万个,床位数只有170.2万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11.8张,与发达国家每千名老年人拥有50至70张相比差距甚远,我国老年福利服务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持续、普遍提高,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迫切要求各类民政事业单位牢固树立“为民”宗旨,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拓宽服务领域,继续改进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来。
(二)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和紧迫任务。民政事业是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重要方面。一方面,民政事业单位大多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也是特殊服务的提供者,有的还受政府委托承担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它们对于落实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至关重要。同时,它们在动员引导民间组织与社会公众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也发挥着示范带动的作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建设和管理新格局,使民政事业单位赢得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各类公益性基金会、民办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民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合作伙伴;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直接参与到民政事业单位的服务中来,成为提高民政事业单位服务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既对加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民政事业单位加快发展带来了极好机遇。特别是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各级民政部门主办的优抚安置机构、福利机构、低保中心、社会捐赠接收站、救助管理站等事业单位更加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民政事业单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gwcl/jycl/0S1124P2015.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