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1-08-09 字数10653字 点击: 次
(三)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营造了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是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民政事业单位既要在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寻求发展机遇,也要为国家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创造有利环境。首先,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民政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需要逐步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大量的社会服务职能需要事业单位及社会力量承担。同时,依靠市场配置资源,通过竞争提高效益的市场经济机制,也为民政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民政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转变政府职能不仅要求政府在改进和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要求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把那些本应由事业单位承担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交给事业单位,从而使事业单位大有用武之地。第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使民政事业单位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资源。随着民政事业国际影响的扩大,境外对我国民政事业的捐助不断增多,成为加强民政事业单位设施和条件建设的重要补充。更为重要的是,境外社会福利服务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标准不断引进,为加快推进民政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提高民政事业单位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参照。
(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撑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9万亿元。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结构在不断优化,对包括民政事业在内的社会事业支出的比例和数量持续大幅增加。各级政府逐年加大了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力度,2006年已达到915亿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用到事业单位的发展上,仅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就达到112亿元。民政事业的一些重大发展项目纳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列入了国家财政支出范围。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实施了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尤其是“十一五”国家综合减灾、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发展等多个专项发展规划,五年投入资金总计109.6亿元。同时,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平等友爱、团结互助良好风尚的逐渐形成,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事业单位,接受的社会捐赠逐渐增多,人民群众购买福利彩票的热情持续高涨,去年福利彩票发行495.7亿元、筹集公益金173.5亿元,其中部分资金用到了民政事业单位建设上。与过去相比,民政事业单位建设确实已经站在了一个更加有力的支撑点上。我们务必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切实加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在更广的范围惠及百姓,在更多的方面造福人民,用更高的质量服务社会。 (五)民政工作加快发展、民政立法加快推进,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民政事业单位,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地位的提升、民政事业加快发展,对民政事业单位建设既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特别是随着依法行政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民政立法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目前,既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收养法等多部法律,也有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婚姻登记条例、殡葬管理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不少法规,还有军用饮食供应站供水站管理办法、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暂行规定、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办法、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众多的行政规章。这些法律法规,既需要民政事业单位协助贯彻执行,也为民政事业单位依法管理规范服务提供了必要依据。当然,也有一些法律法规滞后于形势发展,难以完全适应民政事业的需要,亟需修订完善。国务院已经把一些关系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法规列入了立法计划,仅今年就有10多个,这些法规出台后必将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提供更有力保障。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的民政事业单位建设,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一些单位思想解放不充分、观念更新不够、忧患意识也不是很强,有的形成了求稳怕乱的思维定式,个别单位还停留在单纯的“等、靠、要”上,民政事业单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任务还比较重。二是改革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总体上看,民政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关系不顺、活力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发展模式、服务方式相对粗放,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需要坚持改革的方向,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三是统筹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层级之间发展不平衡,需要在继续加强东部地区、中心城市、部厅两级民政事业单位建设的同时,用更大力气切实加强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民政事业单位建设。四是内部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总体来看,民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单位不时暴露出乱作为、乱收费甚至违法违纪等损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五是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单位机构编制不健全,服务力量不足,队伍素质也需要提高。有些单位服务设施欠缺、服务设备陈旧、服务手段简陋,与繁重的服务任务和服务要求不相适应,必须采取有力举措,切实加以改造更新。以上几个薄弱环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分析、理性对待,对于问题应该正视而不可掩饰,对于困难应该克服而不容回避,对于矛盾应该化解而不能忽视。 综上所述,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民政事业单位建设任重道远,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推动民政事业单位建设与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适应,推动民政事业单位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发挥优势,把民政事业单位建好做强 面对新的形势,今后一个时期民政事业单位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为民为宗旨,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软硬件建设为保障,以建好做强为目标,加快形成制度健全、设施完善、结构优良、布局合理、服务优化、覆盖城乡的民政事业单位发展格局。按照这一要求,推进民政事业单位建设,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重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为民宗旨,大力提升服务水平。为民是民政部门的天职,服务是民政事业单位的根本。我们提出推进民政事业单位建设,归根结底,就是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履行民政部门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职责。一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各级民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理念,广泛开展学习周国知、谭竹青、曹道云等先进典型的活动,大力弘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竭诚奉献的“孺子牛”精神,认真查找为民差距,不断丰富为民情感,切实增强为民责任,真正把为民作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提升服务水平。要以服务对象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首要标准,千方百计地提高服务质量。要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内容,当前尤其是要吸收社会工作“柔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的优势,引入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开展社会服务,强化服务效果。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效益,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三是要拓展服务领域。多样性服务要比单一性服务更有活力,多条腿走路要比单条腿走路更有保障。面对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民政事业单位应以更加多元、开放、参与的姿态,立足民政职能,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有条件的单位,要在稳固和加强常规服务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设施设备、人才队伍、管理服务等优势,积极向新的服务领域拓展,主动朝社会急需的服务方向延伸,努力培植新的施展空间,走向宽广的服务市场,参与平等的社会竞争,在更广的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在更大的范围内满足社会需要。四是要规范服务标准。标准是指导和监督服务工作的依据,也是确保服务质量的技术规范和微观基础。各类民政事业单位都要根据不同类别的服务项目,全面规范服务设施、服务质量、服务程序、服务卫生、服务收费、服务投诉程序、服务人员资质、服务基本术语、服务场所安全等标准,切实做到精心再精心、细致再细致、规范再规范。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民政事业单位种类繁多,经费投入多元,服务对象多样,业务归口多块,必须加强分类指导。一是特殊公益服务类单位,主要包括优抚医院、光荣院、军休所、军供站、福利院、精神病院、社会捐赠接收站、救助管理站、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等。这类单位直接为“三个群体”提供服务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一般由政府直接提供。对这类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好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维护好特殊服务对象的切身利益,通过不断扩充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标准,来体现政府责任的到位、民政职能的履行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二是社会公益服务类单位,主要集中在社会养老服务、康复辅具服务、殡仪公墓服务以及社区服务等单位。这类单位服务全体社会公众,投入渠道和产权所有多样,有的还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对这类单位,要以高度的社会使命感,进一步健全政策引导、规范行业准入、完善监督管理,加大社会力量参与,有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运营机制市场化。三是社会管理服务类单位,主要包括福利彩票发行管理单位、民间组织服务单位、最低生活保障服务单位、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等。这类单位由政府委托或授权,代行民政机关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兼具政府和事业的双重角色,福利彩票发行单位还引入了市场经营机制。这类单位有些可以按照规定收取服务费,但所得收入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对这类单位,有的要进一步完善特定授权方式,合理界定民政部门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法律地位、职责任务、治理结构,健全依法许可、依法管理、依法运作、有别于其他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四是为民政工作服务类单位,主要包括新闻报刊、信息档案、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单位,这类单位或是具体承担民政部门转移出来的事务性工作,或是为扩大民政工作宣传,或是为民政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它们由财政提供必要的资金,也有一些单位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通过经营开发所得的收入作为支撑。对这类单位,要努力改善条件、改进手段、完善功能、增强活力,切实为民政部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以及舆论宣传、后勤保障服好务。此外,民政事业单位从经费来源上讲,有全额拨款的,有差额拨款的,还有自收自支的;从服务对象上讲,有为“三个群体”服务的,有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也有为机关服务的;从业务范畴上讲,主要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方面的,有优抚安置方面的,有社会救助方面的,还有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但不管哪种类型,怎样划分,都需要我们全面认识其现状、科学分析其特点、深刻把握其规律,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做到有的放矢,行之有效。需要指出的是,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是在整体规范、普遍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无论是推进哪一类型的民政事业单位建设,各级民政部门不仅是主导者、规划者、监管者,更是服务者、支持者、保障者。 (三)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加强规范管理。民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壮大,依赖于改革创新的推进,也依赖于规范管理的加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没有活路,不规范管理也就走不上正路。只要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民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有利于实现“三个群体”权益的,都可以大胆试验、积极探索,都应当给予理解、保护和支持。当然,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切实把自身的改革同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改革衔接起来,确保干部职工队伍的稳定,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民政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首先是一个解放思想的过程,要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的局面。解放思想的核心在于转变观念、更新思路,要逐步走出单纯依靠“给钱、给项目、给优惠政策”的老路子,跳出单纯“等、靠、要”的旧框子,不断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理念,来解决前进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要善于运用国家政策规定,切实做到在创新观念中抢抓机遇、在摆脱束缚中闯出新路、在开拓进取中赢得发展。二是要创新管理体制。各级民政部门加快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逐步形成公益目标明确、资金投入多元、监管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规范、运转协调高效的民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民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主要是编制发展规划、明确政策导向、制定行为规则、开展业务指导、实施监督检查。事业单位依法自主运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内部人事管理、经营决策和收入分配等自主权,按照规定从事各项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三是要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做到决策民主科学,指挥顺畅统一,执行坚决有力,运转灵活便捷,监督切实有效。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方针,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改革力度,全面推行工作人员聘用制度,健全公开招聘制度和职位管理制度。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稳步推行工资总额控制、单位内部自主分配的做法,按照职位性质及工作绩效确定工资待遇,探索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完善事业单位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项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职员后顾之忧。还要建立健全自律诚信、责任追究、绩效考核等规章制度。 (四)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更新改造基础设施。推进民政事业事业单位建设,无疑要追求服务软实力的不断增强。但是,打造软实力,必须有硬件设施作为依托。必要的基础设施,必需的服务设备,是民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功能发挥的基本保障。一是要科学规划项目建设。各地要在认真落实已有规划的基础上,力争把更多的事业单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当地城乡建设专项规划,并认真编制民政事业单位建设具体规划。注意现有设施与新建设施相结合、设施改造与功能提升相结合、布局结构与服务需求相结合,做到目标可行、任务明确、措施切实有效,加快形成总量适度、分布合理、功能适用、配套完善、人民群众便捷可及的民政事业基础服务设施网络。二是要逐年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民政事业单位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步伐,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做好汇报说明、协调争取工作,切实把民政事业单位建设列为当地政府基建项目,逐年增加民政事业单位建设的财政预算数量。要用好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其发行宗旨和国家有关规定,加大对民政事业单位投入,支持它们做大做强。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社会捐赠活动,充分吸纳社会资源,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提供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三是要优化配置现有资源。统筹协调资源配置,按照需求适时调整、合理整合,强化资源共享,进一步优化民政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对于重复设置、布局分散、资源不足、作用不大或属于“夕阳事业”的单位,要通过合并、改建、置换、重组、转让等多种运作方式有效盘活,并把盘活的资源用到相对薄弱、社会迫切需要及“朝阳事业”的发展上,有效提高民政事业单位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四是要确保重大工程建设质量。今年以来,民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十一五”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规划》、《“十一五”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和《“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此外,民政部也实施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建设蓝天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实施惠及最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六项大规模建设计划,这在民政事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必将使民政事业单位基础服务设施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观。各地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周密部署安排,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按期完成。(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gwcl/jycl/0S1124P2015.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