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能够与我们的感知分离的外部世界;世界是合理性的:A不等于非A;世界能够被逻辑地分析,即人们能够在不必考虑所有在其他地方发生的所有事件的情况下审查一个过程;在自然界中存在规则性;世界能够用数学描述;这些预设是普适的。这些假定在哲学上可能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它们在实验上是可检验的,它们是与描述和说明庞大数目的现象的科学能力一致的。
三、科学预设的分类
关于科学预设的分类,贾丁采用的是形式三分法:存在预设、说明预设和范畴预设。存在预设对所有探究舞台的决定者来说是明显的。例行存在问题的解决通过学科的活跃的生命引起舞台周期性的较小转移。另外,存在预设的变化可以承担消灭学科或引进新学科的舞台移动和转化。形式“x的说明是什么?”包含x具有说明的预设。在许多认知框架中,其中拥有特许地位的断言被称为“在说明上是基本的”。范畴预设是各种形式的假定,违反它们会使预言和关系术语的应用变得不可靠。也许可以说,福尔迈对科学预设的分类和内涵的列举最为详尽了。(1)实在性预设:存在一个独立于知觉和意识的实在世界。这个预设消除了认识论的观念论、虚构论和感觉论,而且承认一切认识都是与主体有关的,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经受住了检验的假定,存在使该假设可信的证据。(2)结构预设:实在世界是有结构的。作为结构来考虑的有对称性,恒久性,拓扑学与曲率结构,交互作用,自然规律,事物,个体,系统。(3)连续性预设:在所有实在范围之间,都有一种连续性关联。(4)异己意识预设:其他(人或动物)个体也拥有感官印象的意识。(5)交互作用预设:我们的感官由实在世界所激动。(6)脑功能预设:思维和意识是脑即一种自然器官的功能。(7)客观性预设:科学陈述应当是客观的。(8)启迪性预设:工作假设应推动而不是妨碍研究。这是一个方法论预设,是一个研究策略原则,有助于在等价的、相互排斥的假设之间做出决断。(9)可说明性预设:经验现实中的事实是可以分析的,并可以通过“自然规律”得到描述和说明。该预设是对任何形式的非理性主义、目的论或活力论的一种否定。(10)思维经济预设:不必要的假设应该避免。这同样是一条方法论原则,而不是本体论原理;它只能用于选择假设,而不是构成假设。
在这里,我们不拟以这样的主要是形式的分类作为讨论的框架,而打算主要根据科学预设的内容,分别把它们纳入科学世界观、科学信念、科学传统、科学方法、科学基旨和指导原则等项目下加以探究。不用说,这种分类仅仅是相对的,实际上它们的内涵和外延有所重叠和交叉,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截然一刀两断。
科学世界观亦称科学的世界概念、宇宙观、宇宙论、自然观、世界图像、世界图景、世界模式等,这些称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相同的或相近的,有些名称之间似乎也有某种微妙的差异。它们是科学在形而上学层面上对外部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性的观点,有时也以认知图式或隐喻模型的形式出现——它们或者处于科学家的有意识的思维中,或者处于科学家的无意识的心灵深处。麦卡里斯特揭橥,每一种在思想史上有记载的伟大的形而上学世界观,都是一个复杂的实体。它的组分之一是一组关于世界的终极构成的主张;第二是一组推理规范;第三是一组规定,它激励关于世界的哪一类经验主张应该被接纳,哪一类应该被拒绝。第三个分量相当于科学理论评价的一组标准,借助它们的主张,不同的理论显示出对不同的形而上学的忠诚。
在科学的历史上,有诸多科学世界观或世界图像或并立争雄,或相继更迭。古代泰勒斯的和原子论者的宇宙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托勒密地心说的世界图像,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世界体系,都曾各领风骚、独步一时。但是,对科学影响最早和最大的,当属伴随近代科学孕育和成长的力学自然观或机械论,笛卡儿是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克莱姆克把这种世界图像的精神实质概括如下:
按照力学(机械)世界图像,自然是一个受量的规律和关系(自然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支配的巨大机器,世界的客观特征原来是这些特征——物质、运动和构成机器的螺母和螺丝的物理量,以及支配机器的规律。只有这样的经验特征实际才是客观的。为探询该机器的运转,也就是为获得知识的理性方法论,必须考虑到只是能够被量化的即用自然的语言写成的那些特征。世界的真正本质是由刚才提到的客观性质以及支配它们的力学定律给予的。(世界的这些基本特征就是伽利略和洛克所谓的“第一性的质”。)其他的一切,例如颜色、价值、解释、意图和理论都不是“客观的”,从而不属于世界的客观描述,除非它能够被“还原”为客观的项目,或能够把这样的描述解释为有错觉的现象。
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前夕和初期,在科学界出现了力学自然观、电磁自然观和能量自然观激烈竞争的格局。力学自然观刚刚述及。电磁自然观把“场”视为终极实在,力图把一切自然现象都还原为电磁场的作用。至于能量自然观,在其代表人物奥斯特瓦尔德那里有雄辩的表述。这位哲人科学家认为:现存的世界观认为物质是由处于不断运动的实物粒子构成的,这是一种幻象,必须用实在是不同形式的能量的相互作用的观点来代替它。物质只不过是方便的术语,实在这个名称只能给予能量,物质只不过是不同能量在空间的聚集。在《能量》一书的序言中,他以丰富的想像、生动的事例、优美的文字吟咏能量的“叙事诗”。他列举出大量现象说明,在一切现实的、具体的事物中,能量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最本质的成分。我们能够说,正是在能量中体现出未来的实在。能量在两种意义上是实在的:首先在作功这一点上是实在的,其次在可能解释事实和现象的内容这一点上是现实的。他以诗一般的语言写道:“能量在现象的疾速流动中形成静止的极,同时构成使现象世界绕这个极周围旋转的冲动力。”海森伯这位所谓的“新能量论”者完全赞同奥斯特瓦尔德的观点,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说:
能量实际上是构成所有基本粒子、所有原子,从而也是万物的实体,而能量就是运动之物。能量是一种实体,因为它的总量是不变的,并且在许多产生基本粒子的实验中可以看到,基本粒子能够实际上用这种实体制成。能量能够转变为运动、热、光和张力。能量可以称为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本原因。(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